刘永谋:混凝土也有文化|书评
2021-11-04 10:54:09
  • 0
  • 0
  • 0

来源:不好为师而人师者   作者:buhaoweirenshi


(英)阿德里安.福蒂:混凝土:一部文化史,尚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

《混凝土:一部文化史》是本让人很有些担心的书。为什么?就像这本书黑不溜秋的封面一样,混凝土能有什么文化呢,混凝土有什么好写的呢?以混凝土文化为主题,我担心根本写不出一本书。可是,眼前的书挺厚的,里面是不是用了很多科学数据、施工表格以及工程介绍之类的工科内容凑字数呢?

我们居住的城市,已经成为巨大的钢筋水泥丛林。列斐伏尔评论道:“在这里我无法读到数百年的历史,没有时间,没有过去,也没有任何的可能。”到处都是混凝土,粗笨、沉重、沉闷、单调而无聊,压在我们置身的时代之上。人们渐渐在其中失去色彩、情绪和个性,退化成一个个行走的“水泥脑袋”。混凝土能有什么文化性呢?换个说法:在大多数人眼中,混凝土的文化性就在于:它没有文化。

批判得更偏激的人,会愤怒地认为:混凝土不仅没有文化,而且是毁灭文化的帮凶。这种看法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与战争之间的亲密关系为证据。众所周知,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混凝土被广泛用于修筑碉堡,是死守要塞的防守利器。在美苏对抗的冷战时期,它被继续用于大量建造地堡、导弹发射井、加固飞机库、辐射掩体等军事设施。所以,查尔斯.莱利说:“眼前裸露的混凝土总是让我想到战争和它的后果”,很多人肯定对此很认同。

然而,大家肯定没有意识到:对混凝土的非议、成见和批评,已经构成某种混凝土文化。人们容易忘记:文化并不全然是美好的东西,丑陋、痛苦和噩梦同样是文化的当然组成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文化也是一种文化。

导演罗伯.格林2001年的电影《碉堡》,把混凝土反文化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1944年,纳粹德国灭亡的最后时刻即将到来,7名德国士兵在盟军步步紧逼之下,仓皇地躲进德国与比利时边境的一座钢筋混凝土碉堡中。夜幕降临,大雨滂沱,疲惫不堪的纳粹“困兽”蜷缩在死气沉沉的混凝土“怪物”中,压抑、紧张、敌意乃至毁灭弥漫在碉堡中。很快,偏执狂、幽闭症和歇斯底里开始攻击混凝土隔绝下每一个人,而碉堡外敌人则一步一步逼近。无论从哪个侧面看,《碉堡》中的钢筋混凝土,都是残酷命运击碎脆弱个体的直白象征。

在整个20世纪,极端势力尤其是左翼激进分子,都偏爱混凝土建筑。《混凝土:一部文化史》告诉我们,这是因为钢筋混凝土的坚固,似乎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更紧密团结的新手段和新意象,可以提高社会成员的集体意识。1925年,前苏联出版一本以俄国内战前后一座水泥厂为背景的小说《水泥》,里面有句演讲词将混凝土与无产阶级团结联系起来:“我们生产水泥。水泥是一种坚固的联系。水泥就是我们,同志们——劳动阶级。”

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列宁和斯大林时期的布尔什维克希望自己像混凝土一样,能够抵挡一切凶恶的攻击。而赫鲁晓夫对混凝土的偏爱,则是出于与美国竞争的意识形态需要。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破坏严重,战后急需重建,赫鲁晓夫希望苏联重建速度要超过美国。他发现混凝土的使用对此颇有帮助,因为混凝土预制建筑有2个明显优点:第一生产速度快,可以提高住房供应速度;第二施工简单,对熟悉技术工人和工程师的依赖降低,稍加训练的普通劳动者就可以掌握。

因此,1954年12月7日,赫鲁晓夫在全苏建筑材料业建筑工人、建筑师和工人大会上发表演讲,支持混凝土建筑的广泛使用。他甚至要求,所有能用混凝土制造的建筑都应该用混凝土制造。这导致当时苏联境内一些木材丰富地区的木制电线杆,全部都被替换为水泥电线杆。冷战之后,混凝土建筑拆除工作成为俄罗斯的新问题。

实际上,混凝土并非只是20世纪才出现的新材料,而是滥觞于古罗马人对天然火山灰水泥的使用。在漫长的历史中,混凝土也并非只与无聊、攻击和毁灭相连,也被建筑师用来修建雕塑、纪念碑和教堂等“高大上”的建筑。60年代兴起的极简主义建筑思潮,就对混凝土非常痴迷,创作过不少以之为材料的雕塑。如今大中型纪念碑大多都是由混凝土制成,因为人们认为混凝土很坚固,能够让那些不应被遗忘的东西永久地保存。

最有意思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混凝土在法国和德国都成为修建教堂的重要材料,比如著名的奥古斯特.佩兰设计的兰西圣母院和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传统观点认为,教堂供奉上帝,应该修造得富丽堂皇。水泥如此平凡、廉价,怎么能用于修教堂呢?因为当时一种新观念开始在信徒中流传:教堂不应该只是服务于资本家的舒适安逸的,混凝土制成的平凡建筑能让劳动阶级信徒感受到天主的关爱。

混凝土建筑看起来似乎千篇一律,但仔细研究,它们在各个国家其实是有差别的。日本由于地震频发,它的混凝土建筑与抗震结合起来。在巴西,保利斯塔(Paulista)建筑学派极力摆脱西方权威的左右,努力开创独特的混凝土使用方式。而在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后起之秀,以三峡大坝为代表的混凝土项目,开始在世界混凝土界独领风骚。总之,经过不同国家传统文化的“渲染”,混凝土建筑丰富多彩起来。

大家看,混凝土也是有文化的。对不对?《混凝土:一部文化史》里还有更多关于混凝土的精彩故事,一定不会让读者失望。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