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书单|金融危机15部经典作品:历史、原因、救助、反思与出路
2018-02-14 13:20:27
  • 0
  • 0
  • 1

来源: 一瓣 | 作者:陈达飞

自2008年9月15号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破产算起,金融危机至今已悄逝10年。过去的这10年,政经学界和政策层面对这轮危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金融自由化备受诟病,连带着新自由主义思想也成为众矢之的,主流经济学方法论的不足成为广受攻击的对象。伯南克站出来为经济理论辩护,认为负主要责任的应该是错误的经济政策,而非经济理论,比如华尔街的贪婪和政策当局的纵容。抛开这些功过的争论,对于危机的发生机制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全球化的失衡,有的说是债务的累积,还有的说这只是周期的轮回。

笔者近些年看了不少关于危机方面的专著,借此十周年之际,写个书单分享给大家。因为按照辜朝明在《大衰退》的说法,危机之所以呈现一种周期性爆发的特征,与人口的代际交叠有关系,亲身经历过危机的人行事作风会更加谨慎,但是当新生代接过接力棒,他们还是会重复同样的历史剧情。为此,学习一些亲身经历者的经验还是有必要的。下文的书笔者都读过,所以书单的质量是有保证的。

1

《这次不一样:八百年金融危机史》

作者:莱因哈特 罗格夫

因为这本书,“这次不一样”这种说法变得流行起来,它实际上是一种“反讽”——这次没什么不一样。本书对过去800年来的各种金融危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梳理。通读下来您就会发现,无论最近的金融狂热或金融危机看起来多么与众不同,都与其他国家或过去时期所经历的危机存在极多共同之处,那就是过度举债。无论是政府,还是银行、企业或消费者,繁荣时期的过度举债都会造成很大的系统性风险,差别仅在于谁在过度举债,以及向谁举债。比如在2015年BIS举办的反思宏观政策的论坛上,巴西前央行副行长就认为,巴西这次之所以能够很好的防御美国金融危机的外溢效应,就是因为他们上世纪90年代已经经历过类似的危机,并建立了优良的防御工事。所以,读每一本危机史的著作,您都会感受到,经济周期只是人类代际更迭这种自然规律映射出来的自然现象。

2

《疯狂、惊恐与崩溃》

作者: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

疯狂、惊恐与崩溃分别描述的是人在经济周期不同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疯狂始于繁荣的初级阶段,这一路的高歌猛进必然导致流动性的枯竭,一旦央行(或商业银行)踩下刹车,提高利率,一小部分人的惊恐情绪随之产生,这也预示着周期高点已经来临。当这种惊恐的情绪开始蔓延,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音乐已经停止”,舞动的人也会越来越少,离崩溃也就不远了。作者金德尔博格是国际知名的金融史学者,这本书使其代表作,笔者是一定要推荐的,但是从笔者个人阅读体验来看,翻译并不是很流畅,虽然不影响阅读。所以,如果您英文阅读没问题,建议读英文原版(百度可下载),或者中英文对照着看。

3

《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

作者:辜朝明 (Richard C.Koo)

这是一本好书。作者辜朝明先是在纽约联邦储备银行任职,而后担任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所以这本书也绝不是闭门造车之作。在2003年的英文专著——《Balance Sheet Recession: Japan's Struggle with Uncharted Economics and Its Global Implications》中,作者就已经提出了“资产负债表衰退”理论,这本书是一个升华。他对于在周期的不同阶段应采取何种不同的政策的总结是逻辑自洽的,而我们很多研究所得出的政策建议实际上并没有考虑周期。利用“阴阳周期”论,他还将不同学术派别对于经济的诊断纳入到同一个框架下,这一点也很有启发,例如凯恩斯方案适用于“阴”周期,弗里德曼方案适用于阳周期,任何阴阳的失调都是一种灾难,例如在在阴周期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并没有什么明显效果,只会陷入流动性陷阱。

作者反复阐述的一个观点是,企业或个人在经济的上升周期和下降周期的目标函数是不一样的。在上升周期中,如主流经济学所描述的,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个人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但在资产泡沫破裂后的下降周期中,企业和个人的资产负债表出现了净资产为负的情况,此时目标函数就变为债务最小化。此时,企业家和居民心里唯一想的就是还债、还债、还债,哪里还想着赚钱啊!即使有了一些盈余,也赶紧存在银行,哪里还想着投资或者消费啊!流动性的问题并非出现在供给侧,而是需求侧,所以货币政策失效,财政政策应该担起复苏经济的重任,政府作为“最后借款人”要扛起大旗。笔者认为这个观点对于经济建模非常有启发。

4

《大萧条》

作者:伯南克

伯南克正是在这本研究“大萧条”(The Great Depression)的专著中将其称作宏观经济学的“圣杯”(The Holy Grail)。伯南克认为,总需求的下降是“大萧条”的重要原因,造成总需求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则是世界范围的通货紧缩。伯南克将通货紧缩的原因归结为当时的国际货币体系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建的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先天不足。除需求侧外,伯南克还以劳动力市场为出发点,从总供给的角度对“大萧条”进行了研究。伯南克认为,20世纪30年代名义工资对总需求下降的调整不够完全,且这种调整不能解决持续性的失业问题,从而导致了国民经济大大偏离了充分就业状态,即经济萧条。整体而言,他与凯恩斯,以及新凯恩斯的解释有许多相似之处。

5

《行动的勇气:金融危机及其余波回忆录》

作者:伯南克

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伯南克正是美联储的掌门人(06年接任),危机后的许多救助措施都出自伯南克之手,如美联储注资对银行的国有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本书详细阐述了金融危机爆发的始末,从贝尔斯登的倒塌开始,危机步步紧逼,一浪高过一浪,直至雷曼兄弟破产,金融危机全面铺开。美联储和财政部采取联合行动,救助美国国际集团(AIG)和两房,防止危机进一步恶化。时候来看,美联储及时采取的非常规救助措施起到了“缓冲带”的作用,但是要想美国经济实现复苏,仅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这一点为《大衰退:宏观经济学的圣杯》这本书做了脚注。2018年,美联储进入双紧缩时期,财政政策逐渐代替货币政策成为引领经济复苏的主要工具。

6

《镜厅》

作者:巴里•埃森格林 (Barry Eichgreen)

巴里•埃森格林是伯克利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教授,是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本书详细对比了1929-1933年大萧条和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从对比中解释政府和市场为何会采取不同的应对金融危机之策,并阐述这些政策引致的不同后果。

大萧条时期,政府没有抵挡住贸易保护主义的诱惑。受到过时的经济教条的误导,当时的政府在最不应该削减公共支出的时候削减公共支出;在最需要刺激性支出政策的时候,却忙于重建财政平衡。无论是时任美国总统赫伯特·胡佛,还是时任德国总理海因里希·布吕宁,犯的都是同样的错误。他们使得局势更加恶化,甚至无法重建公众对公共财政的信心。当时的央行家们都是真实票据理论的奴仆。他们的信条是,央行只应该提供与经济活动所需相匹配的信贷量。当经济活动处于扩张期时,央行需要提供更多的信贷;当经济活动萎缩,央行需要减少信贷的供给。这导致繁荣时期出现过热,衰退时期出现危机。央行家们忽视了维护金融稳定的责任,也没有作为最终贷款人及时干预。结果是汹涌而来的银行倒闭潮;企业缺乏信贷支持,嗷嗷待哺;价格体系崩溃,因而债务变得无法控制。

以史为鉴,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决策者们展示了行动的勇气。他们实施了实施了宽松的货币、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果断地处理银行问题,同时,他们还决策者们将利用私人关系以及多边机构来保证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从事后的结果来看,这次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弱。美国经济在2010年前后就已经筑底,并与2014年前后就步入复苏进程。10年后的今天,美国更是引领了全球经济的复苏。所以,即使量化宽松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其正面影响同样不容置疑。

7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

主编:刘鹤

本书由刘鹤所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编著,央行、银监会、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单位从不同视角——经济金融周期视角、货币金融视角、金融监管视角、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视角、宏观视角和微观机制视角——对大萧条和本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共同点、区别、发生的原因和启示作了详尽的分析。金融危机的书读多了,人都会变得悲观,越来越相信宿命论,因为你会发现历史的车轮永远在冷冰冰地旋转着,只是乘客不同罢了,一代接一代。斗转星移,季节更替,周期性是历史变化和自然界的本质特征。通过不同视角的比较,作本书总结了两次大危机的异同点,就相同点而言,共10点,笔者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8

《拯救全球经济:方向、策略和未来》

作者:布兰查德;拉詹;罗格夫等

这本书是一本文集。2015年,由BIS主办的反思宏观经济政策会议聚集了来自世界知名院校教授和各国央行、财政部或金融监管部门的管理人员,就危机发生后的10年来的货币政策、宏观审慎、财政政策、金融监管、资本流动和全球化的经验和教训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信息量非常大,对于全面了解金融危机为何会发生,以及如何防范危机再次发生等问题很有帮助,特别是政策研究。

9

《金融炼金术的终结》

作者:默文·金

作者在英格兰银行又20年的工作经历,这本书写于本轮金融危机之后,围绕金融危机展开。作者的观点和特纳在《债务与魔鬼》这本书中异曲同工,认为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的长期失衡导致了金融危机。其实执此观点的学者不在少数,比如伯南克就提出了"全球储蓄过剩“理论。这本书笔者写了一万多字的书评,具体内容笔者就不赘述了,将链接置与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

Mervyn King | 揭开老妇的面纱——评《金融炼金术的终结》(上)

前英格兰银行行长 | 货币、银行、国家于囚徒困境——评《金融炼金术的终结》(下篇)

10

《债务与魔鬼》

作者:(英)阿代尔·特纳(Adair Turner)

从书名中就能透视作者在本书中的主要观点了。从过度负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以及危机爆发后债务杠杆的继续增长,成为近十年来宏观经济学“炙手可热”的话题。特纳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临危受命,担任英国金融服务局主席,主持应对金融危机的各项工作。在这本书中,他结合自己的时间经验,谈到了自己对本轮金融危机发生原因的理解,并对如何防止发生类似危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核心观点是批判以信贷(债务)扩张的方式刺激经济所带来的金融不稳定。他认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发展太快了,所以他主张应该“少一点金融活动”。对金融发展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应该可以理解,美国最早在60年代末就开始了金融扩张的活动了,最早是从银行领域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CDs)进行主动负债管理开始的,这也标志着银行从被动的资产管理模式向主动的负债管理模式转变,再加上监管机构的宽容的态度,描述金融规模的各项指标都快速发展。

11

《房债:为什么会出现大衰退,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作者:阿蒂夫·迈恩 ;阿米尔·苏非

经济学家常说:用数据说话。就像福尔摩斯在《波西米亚丑闻》中说道:在没有数据之前就开始推理是一种致命的错误。人们会不知不觉地通过扭曲事实去匹配理论,而不是要求理论切合实际。基于对金融危机史和危机期间数据的分析,作者观察到一个基本一致性的结论:多次银行危机均紧随居民部门债务的不断累积和自主支出的不断削减,且债务杠杆越高,危机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越大。例如,战后五大银行危机(1977年的西班牙、1987年的挪威、1991年的芬兰和瑞典和1992年的日本)发生前都出现了私人债务负担大幅攀升的情形,除此之外,作者还列举了大量的研究,均表明私人债务杠杆的累积才是各种形式危机爆发的原因。同时,作者还反驳了另外三种观点:基本面观、动物精神观和银行借贷观。基本面观认为是自然灾害、政变或增长预期等基本面因素导致了危机;动物精神观认为是人的非理性行为和信念的变动导致了经济波动;这两种观点都有点宿命论的感觉。银行借贷观认为是银行断贷引发危机的,作者在后文分别在不同场合对以上三种观点做了回应。

金融危机绝不是单因素造成,政策失误、理论谬误、监管缺位等都难逃其咎,故危机的爆发往往是合力造成,但这是些空洞的废话,理论研究者的任务就在于探寻表象覆盖下的根本原因,而迈恩与苏菲两位教授的观点是——房债。具体而言,是房债合约双方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债务分布的不均等、消费偏好的差异以及行为人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造成了大衰退。作者对房债引起的大衰退的分析并非泛泛而谈,在微观金融数据的支持下,作者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工作,其得到的结论也是紧靠逻辑推理难以获得的。

书评:

【一瓣 · 书评】| 应对危机的一个全新方案:债务分担式住房抵押贷款——评Mian & Sufi《房债》

12

《稳定不稳定的经济》

作者:明斯基

1980年代中期,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所谓的“大稳健”时期,即经济周期的波动大幅下降,伯南克认为央行的独立性是不可忽视的原因。然而恰在此时(1982年),明斯基出版了专著——《Can “It”Happen Again?》(it指金融危机)。在一片欢歌笑语中,这样一种声音显得那么不和谐,主流经济学家及政策制定者们并没有停止舞步,而是继续喝彩:人类已经解决危机了。然而,一声巨响,雷曼兄弟砰然倒塌,震惊了所有人,包括那些正确预测金融危机的人,因为谁也无法预测它何时,以及以怎样的方式来临。《稳定不稳定的经济》英文版发表于2008年5月(2010年被译成中文),正好是金融危机前夜。

明斯基在本书中详细阐述了金融不稳定的内在机制。根据现金流收入与还本付息负担之间的关系,明斯基将融资分为三种类型:对冲融资、投机融资和庞氏融资。对冲融资指收入现金流能够完全覆盖债务本息;投机融资指收入现金流只能满足当期的利息支出,但不足以归还本金;旁氏融资则是指收入现金流连当期的债务利息也不能满足。理所当然,经济运行过程中,对冲融资占比越高,金融关系越稳定,相反,投机融资和旁氏融资占比越高,潜在的金融危机的风险也就越高。明斯基是通过阐述一个经济体的融资类型如何从以对冲融资为主自发地向以投机和旁氏融资为主的转换来说明金融不稳定的内生逻辑的。在这个过程中,预期的实现、利率的变动、收支的时间不一致性等因素都扮演了不同的角色。

书评链接:

书评 | 金融危机10周年:它会再次发生吗? ——评Minsky《稳定不稳定的经济》

书评 | 金融危机10周年:“行动的勇气” ——评明斯基《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下)

13

《逃不开的经济周期》

作者:拉斯.特维德

“我认为很可能是在欧洲市场经济引入纸币的时候,经济周期现象就真正成为了重要的问题了”。作者在序言中的这句话,引发了我极大的兴趣。我们常常把纸币看作信用货币,作者的意思就是广义信用市场的金融活动对于经济周期有深刻的内涵,那么在研究周期问题时,若仅仅考察真实周期,而忽略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的活动以及实体与金融的关系,只能说这样的周期理论“纯属虚构”,并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历史就是证明。这本书对各种不同的周期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笔者甚是受用,特别推荐从事市场研究的人员精读。我虽然读了好几遍,也写了上万字的书评,但还是觉得许多东西没能消化。

书评:

Lars Tvede |“萧条的唯一原因就是繁荣”——评《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历史、理论与投资现实》(上)

【一瓣·书评】| 驯服经济周期:万科与万达事件没那么简单——评Tvede《逃不开的经济周期:历史、理论与投资现实》(下)

14

《美国货币史》

作者:(美)弗里德曼,(美)施瓦茨

这本书应该不用笔者过多的推荐了,我想应该是宏观经济学的必读书目。弗里德曼认为美联储错误的货币政策应对大萧条负主要责任,具体来说就是美联储的紧缩政策使得流动性本来就很紧张、情绪本来就很恐慌的金融市场跌入深渊。但是辜朝明在《大衰退》中表达了不一样的观点,他利用工业企业调查数据证明,即使美联储提供了流动性,也只能缓解很小一部分企业的问题。

货币数量论解释世界的能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怀疑。但我的看法是,理论一定要放在特定的制度背景中去理解,每个理论及其开出的药方都适用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制度在演化,周期在更替,经济理论自然也会随着经济与金融实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用现在的实践去批过去的理论,实在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笔者认为,将来某个时刻,人们仍然回像怀念凯恩斯和明斯基一样来怀念弗里德曼。

在这儿顺便推荐弗里德曼的另一本书——《货币的祸害》,笔者也写了长篇书评,有兴趣的读者请戳【一瓣·书评】弗里德曼 | 通货膨胀永远是一种货币现象——评《货币的祸害》。

15

《灰犀牛》

作者:米歇尔·渥克

灰犀牛是指那些发生概率较高的负面冲击,但是金融危机的历史狠狠的教训了我们,往往是人类致命的自负将自己推向深渊。正如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社会民众和政府从来没有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或者说政府从来也没有根据从历史中总结得出的经验去决策”。记住黑格尔的话是有益的。我想这正也是作者写作这本书的出发点。同时,也是笔者写作这个书单的出发点。只要有读者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并将其作为行为准则约束自己,这就是一件公益。或许您会认为我怎么不推荐《黑天鹅》,是的,这也是本好书,但是请出版社再版的时候,换个译者。

好了,现在已经是凌晨01:22分了,也是2018年的情人节。借此机会恭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同时也给大家拜个早年!!!感谢大家对【一瓣】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更多严肃、不哗众取宠的精神食粮。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